華聲在線11月22日訊(全媒體記者 唐曦 通訊員 王鵬)11月21日,在衡陽海關監管下,一批從巴基斯坦進口、重2200余噸的鉛精礦,以海運集裝箱原箱搭載火車的方式,直接運抵衡陽水口山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。該批原材料待海關檢測合格后即可投入生產。此舉標志湖南大宗貨物開辟了進口新通道,有效保障了供應鏈暢通。
過去,水口山公司原材料進口,需在沿??诎掇k理完通關手續后,再經火車、汽車等運輸方式運抵工廠,換裝次數多、運輸成本高,且存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的損耗。為降低企業口岸倉儲、物流成本,衡陽海關主動對接,多方溝通協調,綜合運用“先放后檢+轉場查驗+原箱到廠”監管措施,貨物在口岸免于開箱,海運集裝箱原箱運抵工廠倉庫后再由屬地海關上門查驗,降低過程損耗。據測算,該模式下,企業進口該批貨物可節約各項費用50余萬元,運輸時間也節省3天以上。
衡陽海關負責人表示,后續將充分發揮海關“企業協調員作用”,靠前服務,為企業各類原材料和零部件等進口量身定制監管方案,做到“管得住、放得開、通得快”,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國際物流中的實際困難。